无铰裸拱受力试验

编辑: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6-01-14 访问次数:3

桥梁结构专题实验三   无铰裸拱受力试验

 

   

 

一、实验内容、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

(1) 增强对无铰板拱基本构造特征、传力过程、受力特性和内力分布情况等的理解和认识;

(2) 比较荷载以不同种类和形式在拱圈不同部位作用时,对拱圈内力和挠度的影响情况,验证按板拱理论设计计算无铰板拱桥的合理性;

  (3) 培养学生进行结构试验与量测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

2、实验内容 

   在单孔无铰棵拱有机玻璃模型上,量测下列情况时,裸拱跨中L/4L/23L/4及拱脚的内力和挠度:   

1 横向均布线荷载作用在L/2全宽处;

       2 横向均布线荷载作用在L/4全宽处;

       3 单个集中力作用在L/2的桥中线处;

       (4)  单个集中力作用在L/2的—侧边缘处。

3、实验要求

 1)注意事项

模型试验—般是小结构、小构件、小尺寸的试验,因而所观测的数据也大多是很微小的,绝对变形可小到干分之—毫米以下,相对变形可小到—个微应变以下。然而荷载要求却又较大,从几个牛到几百牛甚或千牛以上。因此,变形量测的设备应较精密,观察测试须认真仔细。

鉴于试验时力和变形要同时量测而非一人所能独自完成,这就要求既要分工协作,又要有机配合,严格纪律,听从统一指挥;既要大胆进行实验操作,又要小心谨慎,勿使模型和仪器设备受到人为或意外的损伤。据此结合与本实验有所相关的《桥梁工程》课程之章节内容,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熟悉所要进行试验的桥梁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受力特性、计算原理、计算方法和所采用的计算公式等

 了解桥梁模型的材料性能、结构构造特征及其与真实桥梁间的差异;

 熟悉试验加载设备、方法与程序,懂得量测仪器的使用操作与用途,以及测点布设的原则与要求;

    认真检查加载系统、量测仪器和测点的精度及安装准确与否,待指导教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操作,进行试验;

    仔细量测,认真填写试验记录与表格,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整个试验过程必须在教师指导下,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协调操作,严格纪律,爱护公物,有条不紊地进行。

 

  2)要求

 实验前应熟悉试验内容,列出试验提纲,复习并掌握与本试验有关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内容;

 熟悉试验测量仪器、仪表和加载设施等的使用方法与操作规程,在模型的指定部安装仪表和施加荷载;

 按前述所列实验内容逐项加载,每一项目重复加载两次,每次加载前均应记录仪表读数。如两次加载的量测值相差10%及其以上时,应再加载继续量测并记录,直至量测值相差不超过10%时为止;

 整理分析试验数据,分别根据不同荷载工况,计算指定截面的内力和挠度,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实验报告。

 

二、主要仪器与设备

1、应变片(2×30);

    2、应变仪或静态数据采集系统(2×2);

    3、百分表(2×5);

1、  杠杆加载系统(2×1)套。

 

三、模型结构构造

    无铰裸拱桥模型由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板拱拱圈为等截面圆弧无铰拱,拱圈厚17mm,内弧半径500mm,净跨径500mm,净矢高100mm,矢跨比1/5。板拱拱圈与桥台固结成整体置于台座上,桥台与台座以螺旋固结。

模型结构构造与几何尺寸如图3-1所示。

 

四、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1、加载方案

试验荷载由杠杆式加载系统来实施,荷载种类及加载位置分以下四种荷载工工况:

1)荷载工况I:横向均布线荷载作用在跨中L/2

2)荷载工况Ⅱ:横向均布线荷载作用在跨中L/4处;

3)荷载工况Ⅲ:单个集中力作用在跨中L/2处;

4)荷载工况Ⅳ:单个集中力作用在跨中L/2的—侧边缘处。

荷载种类及加载位置示于图3-1

2、测点布置

1)应变片在拱脚、拱顶、四分点等五个断面的拱背和拱腹,沿桥中线和两侧边缘处顺桥向粘贴,每个测点就近布设一只应变片;

2)百分表在两拱脚、两L/4截面及跨中五个断面拱腹处,沿桥中线各安设一个。

 

五、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同实验一。当量测模型几何尺寸时,尚须量测矢高和矢跨比,且应将净跨、净矢高和净矢跨比与计算跨径,计算矢高和计算矢跨比分别列出。

 

六、试验结果处理

1、两次继续加载的平均值与初加荷载之差作为计算荷载,与之相应的应变、挠度的平均值与初始值之差,分别为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和挠度;

2、相应于每种荷载工况,根据实测应变值换算出各量测载面的压力、弯矩和剪力。

 

七、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除第9条第(3)款为“挠度、弯矩、压力、剪力和水平推力和理论值”外,其余条款与(实验一)所列主要内容相同。试验报告的格式详见附录。

 

思考题

1、欲使裸拱拱圈截面的弯矩尽可能地小,或者说拱圈基本上只承轴向压力的作用,试验荷载将加何选取和施加?

2、集中力(沿桥轴或拱圈两侧边缘)作用时,沿桥宽方向的截面内力分布是否均匀变化?由此联想板拱理论不考虑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是否合量?

3、仅就本试验荷载中的单个集中力加载量测结果,能否看出荷载效庆沿桥宽方向的不均匀性?试以挠度量测值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