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的实验教学自制实验设备、教材、课件等已辐射到国内多所院校,其中教材课件等达数千套,自制设备、实验装置数十台套。近年来,中心在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完成《应用理论力学实验》、《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三门工科大类课程和通识课程《力学导论》的 MOOC 建设,总时长近2000分钟,受众近万人,被数所高校选为SPOC资源;参与完 成中国高教学会“十三五”重大项目“理论力学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完成 58 个线上 PPT 和部分试题库建设;理论力学 17 个创新实验被教育部检查组评为全 国基础力学教学创举并实现在 70 所高校的辐射。

    中心的资源面向本校本科学生和研究生以及社会上有需要人士开放,学生课内没有完成的实验项目可以在课外时间继续来中心做实验。航空航天学院的本科生组成的航模队,一直利用中心的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学生自己设计各种飞行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多次的飞行器竞赛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浙江大学的建工学院、机械学院、能源学院、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医学院等单位的本科生、研究生都利用中心的资源完成了科研中有关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工作。此外,中心还为本科学生的毕设、SRTP、本科生科技节等实践活动提供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很好地发挥了实验室教学资源共享的作用。

    强基实验室特有的调谐减振实验装置已经辐射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并接待了参加国家教指委会议的各位专家。中心继续支持烟台大学在实验室建设工作,并取得成效。此外,实验室在社会服务方面已辐射到多所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接待了杭州高级中学高一学生,在浙大二附小开设了魔术力学课外拓展课程,并协助浙大幼儿园设置了科学展示墙。 

    中心以新工科双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继续贯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实施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人格(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德才兼备。

    中心在实验教学的实践中,重点做了以下工作:首先,结合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增加了若干项新的提高型(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使探究性实验项目具有多样化、应用化或工程背景等特点,参与的学生能在不同模块、不同类型的探究性实验项目中自主选择;其次,学生选题和完成是自主式、开放式的,由学生自由组队选题,自己探讨、研究和制订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实验、数据采集、分析与计算、论文撰写,学生转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大的自由度;第三,由于项目难度的提高,课内的 8 学时很难较好的完成实验项目,因此实验室日常都开放,学生随时可做实验(课内+课外),同时,也需要增加师资力量(实施导师制,一名教师指导 3~5 组),增加具有个性化的实验室面积,增加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及装置。最后,合理而有效的考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采用提交小论文并进行 PPT 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

    探究性实验项目十分受学生的欢迎,也极大的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中心结合强基计划和拔尖人才项目建设,新增了一批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互联网+相关的,具有创新性、应用性和高阶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如各种应变式传感器、基于3D打印的结构设计及其应力分析与测定、准零刚度隔 振系统设计、随遇平衡系统设计等和工程密切相关的研究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一经推出就更受学生欢迎。在实验中心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的提升,使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方法和教学内容得到持续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随着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深入运用,进一步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

    近几年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的探究性实验项目大致情况如下:

    典型开放性实验项目如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数

    每组人数/组数

    备注

    1

    钢桁架静荷载试验

    6

    3/6

    综合性

    2

    预应力提高承载能力实验

    6

    3/4

    设计性

    3

    转动惯量实验

    2

    2~3/12

    基础性实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