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究性实验的内涵
1.1 自主、自助、开放:根据专业、兴趣选择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团队协作,独立完成(实验材料、工具、仪器设备等问题可随时报告指导教师,课题的实验问题较长时间仍不能解决也可请教指导教师)。
1.2 探究性实验在文献查阅、实验方案制定、动手能力(应变片粘贴、电测技术、独立试验)、团队协作、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误差分析、撰写论文、答辩等方面得到综合锻炼,认真完成所选课题,应该在实用技能方面有所收获。
1.3 实验课题的内容均包括构件(弹性元件)受力分析、强度校核、应变计粘贴、组桥方法、实验操作(试件安装、仪器设备调试、加载方法)、数据采集(应变测定)、理论计算与误差分析、论文撰写。
2. 实验要求
2.1 组队:自由组合,2~3人一个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实验课题,不能确定,可请教师推荐课题,利用三次课完成(只做所选的课题,免考试),课内6个学时,课外不限,2最后两个学时答辩(2000字以上论文一篇,5分钟PPT)。
2.2 实验进程安排(仅供参考)
2.2.1第一次课:选题,队员分工并一起讨论课题,选好工作位置,领取材料和试样(用标签纸写上名字),确认工具材料,阅读《材料力学实验》第四版教材P84之“应变计粘贴实习”,复习电测理论等内容(可在之前完成),分析试样受,确定应变片粘贴位置,清洗、划线、再清洗;
2.2.2第二次课:应变计、接线端子粘贴、接导线,用万用表测试应变计电阻和绝缘性能,用电工胶布或绑扎带捆扎好导线,保护粘贴好的应变计,选择实验设备或台架及应变仪,安装好试样,熟悉实验设备或台架及应变仪的使用方法,进行初步测试(加2~3次载荷,观察应变计的应变是否正常);
2.2.3第三次课:正式实验,先采集一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数据是否正常,然后再采集2~3组,用于报告。
2.2.4第四次课:答辩
2.2.4.1 时间:第八周,地点:西四A---241或232;
2.2.4.2 方法:各小组将论文和做好5分钟左右的PPT考入电脑(要命名文件),然后上台答辩,答辩后提交纸质论文(试样等实物无需展示放回原存放抽屉(箱)内),指导教师将根据论文和答辩情况给出成绩(论文满分200,答辩满分100)。
探究性实验安排方案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班别
项目数等 项目目目 | 预应力 | 叠合梁 | 内压 | 双肢压杆 | 梁承载设计 | 双悬臂梁 | 树脂力学性能 | 圆环式传感器 | 圆筒式 | 吊秤 | 轮辐 | 偏心拉伸 | 应变计灵敏系数 (等强度梁) | 简易电子称 (直杆) | 非比例延伸强度 | 三轴/扭矩/斜弯曲 | 新压杆/斜弯曲 | 纵横弯曲/桁架 | 合计 |
| 1 | 2 | 1 | 1 | 1 | 1 | 2 | 1 | 2 | 2 | 2 | 1 | 1 | 2 | 2 | 1 | 0 | 1 | 1 | 24 |
| 2 | 2 | 1 | 1 | 1 | 1 | 2 | 1 | 2 | 2 | 2 | 1 | 1 | 2 | 2 | 1 | 1 | 1 | 1 | 25 |
| 3 | 2 | 1 | 1 | 1 | 1 | 2 | 1 | 2 | 2 | 2 | 1 | 1 | 2 | 2 | 1 | 0 | 0 | 1 | 23 |
| 4 | 2 | 1 | 1 | 1 | 1 | 2 | 1 | 2 | 2 | 2 | 1 | 1 | 2 | 2 | 1 | 1 | 0 | 1 | 24 |
| 5 | 2 | 1 | 0 | 0 | 1 | 2 | 1 | 2 | 2 | 2 | 1 | 1 | 2 | 2 | 1 | 1 | 1 | 1 | 23 |
| 实验地点 | 129 | 237 | 247 | 237 | 230 | 127 | 142141238 | 127 238 | 142 | 127 | 247 238 | 127 129 141 | 234 | 230、233 | 140 141 142 | 230 247 127 | 127 | 241 | 119 |
| 备注 | 贴片 | 贴片 | 贴片 | 贴片 | 贴片 | 贴片 | 电测法 | 贴片 | 贴片 | 贴片 | 贴片 | 电测法 | 贴片 | 贴片 | 机测+ 电测法 | 贴片 | 贴片 |
|
|
| 说明: 一、表内安排的五个班要求全员参加;每个班安排18个组左右,2~3人一组,按计划安排。实验装置限制,不要超出项目数。 二、答辩安排在第八周(顺延除外),当堂上课的老师负责评价并给出各组成绩,地点在241,要求学生提前准备PPT,答辩结束后提交论文或报告(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 三、如果学生不知道选哪个实验项目,指导教师可以按本表计划适当安排。 传感器类贴片主要安排在127、129实验室,测试或标定一般安排见本表实验地点,如场地不足,7、12、15项实验的贴片可以安排在测试或标定所使用的实验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