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介绍
中心概况
管理运行机制
中心特色
中心成员
教学条件
仪器设备
仪设使用
教学条件
实验教学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流体力学
创新改革
发展规划
探究实验
常用资源
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线上考试
成果展示
教学项目
教学论文
精品课程与获奖
实验教材
科研成果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中心介绍
中心概况
管理运行机制
中心特色
中心成员
教学条件
仪器设备
仪设使用
教学条件
实验教学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流体力学
创新改革
发展规划
探究实验
常用资源
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线上考试
成果展示
教学项目
教学论文
精品课程与获奖
实验教材
科研成果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2015-11
30
浙江大学代表队在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2015年5月,在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中,我校学生金涛荣、杨嘉靖获一等奖,王再兴、胡毓涵获得二等奖...
2015-10
22
浙江大学代表队在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2015年5月,在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中,我校学生金涛荣、杨嘉靖获一等奖,王再兴、胡毓涵获得二等奖,邓博磊、许多、鲁晨阳等二十余人获得三等奖,这次竞赛我校取得了参加此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我校获团体赛资格。8月8日至8月10日,“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团体赛在石家庄举行,浙江大学代表队经过两天的紧张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是经教育部批准,由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力学学会、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型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竞赛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加大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才, 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 2015年,航空航天学院领导非常重视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组织工作,制订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很多教师积极参与了此项工作,从而使本届参加个人赛的学生达到100多人,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 参加“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团体赛的浙江大学代表队共有三名队员,他们是: 胡a毓涵、许多、鲁晨阳,带队教师为李振华。 浙江大学代表队 浙江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供稿
2015-07
06
“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我校获得优异成绩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于2015年5月31日在全国60多个考点同时举行。本次竞赛通过全国各地方学会的积极筹备和组织,报名人数创出新高,达到21350人,考生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共有超过300所高校的学生报名参加。举办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是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本年度为第十届,全国在校大学本科、专科、及研究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个人赛结束后,评选出全国范围内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选手并颁发证书,同时,成绩较好的高校团体获得参加团体赛资格。浙江省力学学会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共同组织了浙江省的竞赛活动,我省报名人数达600多人,参赛学校14所,我校有119人报名。此次竞赛得到了航空航天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积极组织了赛前辅导,并为部分参赛学生免去了报名费。经过同学们的积极备战,最终我校金涛、杨嘉靖两位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我校王再兴、胡毓涵以及宁波大学的童森杰同学获得全国二等奖,这是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举办以来我省首次获得全国一、二等奖项。团体赛将于2015年8月在山东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举行,分为“理论设计与操作”和“基础力学实验”两部分,采取团体课题研究(实验测试)的方式。最终的团体赛获奖单位将参加2015年8月中下旬的中国力学大会,并在会上接受颁奖。
2015-01
16
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通知
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才, 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将于2015 年5 月31 日共同主办“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本次竞赛由《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力学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山东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协办。报名办法:2015 年4 月1 日前发报名表至浙江省力学学会联系人:周引老师 iamsecretary@zju.edu.cn报名费80 元/人, 缴费地点: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教12-226,报名后未参加竞赛者恕不退还报名费。其他注意事项见附件通知。咨询电话:87952286附件1: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通知.pdf附件2: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报名表-浙江省.xls
2013-09
24
我校在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取得佳绩
在已圆满落幕的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中,浙江大学的学子们发挥出色,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本次竞赛我校共有28人获奖,其中获国家三等奖、浙江省一等奖6名,国家优秀奖、浙江省二等奖16名,浙江省三等奖6名。同时,个人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4名同学代表我校参加了8月份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获得“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国家三等奖。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于2013年5月19日正式开始。本次竞赛准备工作自2013年1月发出第一轮通知开始,通过全国各地方学会的积极筹备,组织报名工作,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共17338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此次竞赛。全国在校大学本科、专科及研究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个人赛结束后,竞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组最终评出个人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同时,成绩较好的高校团体将获得参加团体赛资格。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本届竞赛个人赛由《力学与实践》编委会承办,中国力学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四川大学协办。竞赛旨在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才, 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我们在向获奖师生表示的祝贺同时, 衷心希望浙大学子们在下一届竞赛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附件1: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成绩及奖项.xls
2010-08
08
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
浙江大学 根据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第二号通知中有关初赛获奖规定:即“初赛后,由初赛组织实施单位依据每校参赛学生成绩选拔出不超过前25%的学生推荐获得本次竞赛的个人三等奖,经审核批准后得到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奖状”。经初赛专家组对贵校推荐获三等奖的学生名单审核后,确定获得本届竞赛三等奖的学生名单如下:张泽宇 沈海辉 郑莹莹 杨忆南 陈 政余 靖 董洪辉 谢俊乔 王世全 许博风 周 斌 赖媛媛 祝小满请贵校检查上述名单,若姓名有误,请于9月20日前向竞赛组委会提出更正。竞赛组委会邮址:lxxh@yahoo.com.cn 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组委会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代章 2010年8月8日
2010-06
08
关于首届全国大学生力学实验竞赛的最新通知
关于首届全国大学生力学实验竞赛的最新通知 按力学实验竞赛照组委会的安排,力学实验中心对于本校竞赛工作安排如下: 6月20日,进行力学实验竞赛培训和初赛的实际操作部分。时间,9:00~17:30 竞赛场地:培训地点在西四241进行;竞赛地点在西四241和237。 竞赛内容:内容是理论力学的静力学部分;材料力学有三个部分: (1)材料力学的力学性能及测试:以国标GB/T228-2002为准 具体内容:* 常温静载拉伸、压缩试验时的力学性能 * 标准试件 * 低碳钢、铸铁拉伸曲线、低碳钢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截面收缩率、颈缩现象 * 铸铁强度极限 * 其他金属材料拉伸曲线 * 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扭转试验时的破坏现象及引起破坏的原因 * 弹性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弹性模量) (2)电测原理及测试:电阻应变片、测量电桥、测量电桥应用、应变-应力换算 (3)实验数据处理: 误差基本概念、分类、特点,试验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一元线性回归(端值法、平均值法、最小二乘法) 竞赛安排:竞赛裁判老师由吕老师、何老师、曲老师、王杰老师、王宏涛老师、雷华老师、鲁阳老师,王爱华、王贵明两位研究生辅助。 实验评分标准(拉伸实验和弯曲实验)由吕老师负责制订。 比赛顺序按报名顺序进行,学生等待地点在西四242房间。拉伸实验竞赛一次四名参赛者同时进行比赛,弯曲实验竞赛一次八名同时进行比赛,竞赛前要先签到,验身份证或学生证。竞赛当日请携带有效证件。 实验原理笔试于2010年6月26日(星期六)下午 2:00~4:00 统一进行,地点为西四241。请参赛同学届时准时参加。 浙江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2010-6-8
2010-06
04
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初赛竞赛细则
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初赛竞赛细则 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初赛由基础力学实验原理笔试和基本实验操作测试两部分组成,具体竞赛细则如下:第一部分 基础力学实验原理笔试(70%)实验原理笔试由竞赛组委会统一命题笔试范围: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料力学B类(中学时数)笔试形式:闭卷笔试时间:2010年6月26日14:00~16:00,120分钟笔试内容:(1)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测试:以国标GB/T228-2002为准具体内容:* 常温静载拉伸、压缩试验时的力学性能* 标准试件 * 低碳钢、铸铁拉伸曲线、低碳钢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截面收缩率、颈缩现象* 铸铁强度极限* 其他金属材料拉伸曲线* 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扭转试验时的破坏现象及引起破坏的原因* 弹性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弹性模量)(2)电测原理及测试:电阻应变片、测量电桥、测量电桥应用、应变-应力换算(3)实验数据处理: 误差基本概念、分类、特点,试验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一元线性回归(端值法、平均值法、最小二乘法)笔试题形式:填空选择零、构件测试方案设计、计算第二部分 基本实验操作测试(30%)实验操作测试内容:1.低碳钢拉伸性能测试(15 %)实验要求:测试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并完成实验报告。2.纯弯曲梁正应力测定实验(15 %)实验要求:在矩形截面纯弯曲梁电测装置上,测定梁沿横截面高度的应变数值,计算各测点正应力,画出沿梁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力分布曲线,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测试时间:2010年6月25日前完成实验操作测试形式:参赛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
/
3
跳转到